盘锦大米历史

稻米文化

盘锦大米网
地址:辽宁省盘锦市
电话:0427-2881581
传真:0427-2881581
E-mail:pjdmxh@163.com
盘锦大米历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稻米文化 » 盘锦大米历史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松辽平原最南端,地处辽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1984年6月建市。目前全市总人口144万人,户籍人口129万人,区域总面积4063平方公里。辖盘山县一个县,双台子区和兴隆台区、大洼区3个区,辽东湾新区和辽河口生态经济区2个经济区。
      盘锦也是“中国生态稻米之乡” “中国河蟹第一市” “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首,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所在地。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大米、河蟹、芦苇、石油、海产等是大自独特的馈赠。盘锦大米更是因为独特的外观品质、食味品质、营养品质,而享誉海内外。
自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盘锦最早的志书《盘山厅乡土志》记载盘锦水稻种植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2006年盘锦市的两县-盘山县、大洼县(2016年4月28日挂牌由县变区)分别庆祝建县百年。我们有理由说:盘锦百年县史,即百年农垦史,百年水稻开发种植史,百年大米品牌发展史。
       一、盘锦建制前的农垦问题
      据《奉天通志》108卷和《皇朝文献通考》12卷记载:“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大凌河东西南两岸分别设立大凌河牧厂、盘蛇驿牧厂(又称砖台子牧厂)。牧厂设定初期,隶属于兵部。”据考,盘锦境内的西北部地区,即盘山县境内的陆家乡、太平镇、胡家镇、甜水乡(大部分)及新生农场、东郭苇场、羊圈子苇场、石山种畜场一带,均属盘蛇驿牧厂(又称砖台子牧厂)范围。清·康熙九年(1670年)改隶于内务府,不许民间开垦。《大清会典事例》记载: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允许庄头雇佣民人垦辟部分场荒。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开始试垦试种。清·同治二年(1863年),丈放盘蛇驿牧厂,始得垦荒种地,所开天地皆为可种植小麦、高粱、棉花等作物的旱田。
      盘锦境内的中部、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即现今的盘山县成周边及大洼县境内各乡、镇除苇田外的广大地域,由于田庄台、驾掌寺(今大洼县东风镇)、双台子分别从明代中叶和清中、后期陆续兴盛,外阜人流多向此三地及其周边迁集,并逐渐外延,该区域宜耕地增多。据《盘锦市志》综合卷·总述记载:“汉朝官府设有官田,移民垦殖,以后历代多行戍边屯田,屯田士兵多达数千人。”垦殖地以可种植小麦、高粱的旱田地居多。
      清·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颁布《辽东招民开垦则例外》,从晋、冀、鲁、豫着来农民到域内垦荒。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盘山建厅时,其农业人口13万,耕地1.4万公顷(21万亩)。
        二、水田的初始开发
      一百多年前,盘锦地域是荒凉的盐碱滩。一年里要刮半年的西南风,风起,漫天白茫茫的一片。这里人集中居住的地名多叫“窝棚”、“岭”、“台子”。那时,盘锦地域的西部和北部只是牧放官马的地方、不知道是从河南、还是河北,也不知道是从山西、还是从山东来的人们,就在这里开发出水田,种出了水稻。
      盘锦地域最早的志书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9月,抚民通班判柴朴修撰的《盘山厅乡土志》。该志书物产,第十四记载:“稻,水旱二种,俗曰粳”
      依次证明,盘锦境内此间已有水旱稻种。
      1915年编纂的《盘山县志略》居留一览表·第十二记载:“盘山自牧场恭自字段,稻田畅兴,遂有韩人前来种稻,其中尽系农人。”
据民国十九年(1930年)编修的《营口县志》载:“县境大年为数甚多,七区田庄台街民国十年(1921年)以后,经军长于珍等发起曾组织稻田公司一处,集资创设,内设经理及办事员等分任其事,佟家窝堡亦设有公司,规模极大,其开辟稻田约七万余亩……”(民国十九年《营口县志》第85页。引中公元纪年、标点为编者加注。)
      1922年,今大洼县平安乡哈巴台村人鲁继阳雇人种水稻数倾。
      1924年,马希山等人组建起“五合公司”,开垦今大洼县荣兴乡的平安河村、魏家沟村和田庄台镇的大碾房村一带荒地和退海荒滩约7万亩。
      1928年,东北将领张学良,处于战略考虑,联合奉军驻营口海防部队负责人鲍英麟、东北海军司令沈鸿烈等30余人,创办“营田股份有限公司”。在接收原“五合公司”田产的基础上,对南起王罗窝棚,北至大洼,东起沙岗子,西至二界沟范围内,开发水田7.66万亩。公司使用“火犁”(拖拉机)翻地,使用柴油机从魏家沟、田庄台提引大辽河水灌溉。“营田公司”是当时东北地区生产技术先进、耕作面积最大的水稻种植企业,开创了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先河。

      
                 创建营田公司时期的张氏父子

      
                 规划图
      1930年,盘山县耕地总面积125.3万市亩,人口17.6万,人均占有耕地7.8市亩。”(《辽宁近代经济史》张福全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积极推行“大陆政策”。先后制定了《满洲移民方策要纲》、《移民方案》和《日本人移民方案要纲》。依此,日本满洲铁路株式会社和东亚劝业公司,于1933年2月,以“逆产”为由,没收了营田公司的全部土地,并强占临界农民的部分土地。与此同时,日本国调派地质勘察、测绘、水文、农业技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盘山土地开发改良专门机构,对境内的所有土地状况进行实地勘测、测绘、水文分析,为长期占领与掠夺做技术准备。
      1933年以后,朝鲜、日本移民相继移入 盘锦,“1933年9月,通过东亚劝业株式会社收容组织朝鲜移民入植到延吉、铁岭、营口(即现今大洼县的辽滨乡、荣兴乡境内),并将由此形成的移民团冠以“安全农村”的名称,实行严格管制。”“安全农村”被称之为“营口安全农村”。(《以史为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版)据1944年《满洲开拓年鉴》记载“营口安全农村共移入1866户,10744人”。被移入者分别被分配稻“新义农场”、“南满农场”,直接从事水田垦殖,共耕种水田67695亩。

       
                 位于荣兴的安全农村总部

       
                 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访问安全农村

       
      日本到安全农村等地调查的情报人员
      1939年12月22日,日本和伪满(满洲国)政府同时发表《满洲开拓政策基本要纲》,规定将“满洲开拓青年义勇军”改称“开拓团”,通称“南满开拓团”,垦殖方式未做变更。
      1941年2月首批日本国内移民在尾谷登沿率领下,共56户221人在今盘山县陆家乡任家村建立“新泻开拓团”,垦殖土地近1000亩。
      1941年11月,伪满洲国公布《开拓团农场法》规定每天开拓者后代,对其前辈所开拓的农场有财产继承权。在此影响下,1942年-1945年3年间,又有15批5759名日本移民,3批3263名朝鲜移民移入盘锦境内。在大洼县和盘山县的南部地区新建18个开拓团,对退海荒滩、荒地进行垦殖,并依《买地实施方案》和《土地征用法》,低价收买(上上等地每晌300元)或强行征占原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建立村落俗称“韩国号”、“琉球号”),进行连片水稻种植。

        
                 朝鲜农工脱谷
      日本占领当地期间,建立开拓团21个(其中1个开拓团更改过名称),先后移民25243人(韩国人19263人、日本人5980人)开发水田近4.3万亩,没收营田公司水田近8万亩,强占或低价收买水田近1.1万亩,进行掠夺性开发。
      二十世纪30-40年代,境内有大量可耕地未被开发利用。《盘山地区土地改良概要》(日本·工藤著)记载:“本地区之面积达于82000陌”(公顷-编著者,下同),其已利用者39000陌(公顷),其它43000陌(公顷)仍有未利用之荒芜地,由沟营铁路约六公里之东方及西方地带,概为亚尔加里性地带……地中之盐类皆现出表化为白色,其甚者至如积雪之观。”

       
      1945年12月,国民党十二军占领并接管盘山。原境内的各开拓团解散。同年底,国民党政府接收“盘山灌区”。

       
      1946年9月22日,在沈阳东北行辕经委员会政策会馆宣布成立盘山合作农场(后移至大洼)。
      1947年2月,国民政府国防部东北屯恳局接管各农场,分4批,安排2000余人到盘锦境内屯垦。此间,开发的重点放在改造和完善水利设施上。
      1948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纵队第25师解放盘山,接收盘山合作农场。盘山合作农场后陆续改称“辽宁省盘山第一稻田农场”、“盘山机械农场”、“盘山国营农场”。
      《盘锦50年》 (盘锦市统计局编印)记载:1949年,盘锦全境的耕地总面积1284600亩,其中旱田1153890亩、水田130710亩。
        三、水田大规模开发
      1956年6月,盘锦农垦局成立,隶属国家农垦部。随着盘锦国营农场群的建立,开始对盘锦境内大洼县的榆树乡、赵圈河苇场、新开镇、新立乡、新建乡;盘山县的坝墙子、新生农场、东郭苇场、羊圈子苇场等地的荒地、沼泽、芦苇地进行大规模水田开发。1957年末,水田耕地面积达到446340亩。
      盘锦农垦局的成立和国营农场群的建立,为盘锦水田系统开发,农田水利设施规划建设,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推广,水稻优质品种的迅速更新,水稻种植生产力全面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大幅度增长提供了决策资源、人才保证,体制和制度条件。盘锦国营农场群在盘锦水稻种植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历史性的重大作用。经过多年的水利兴修,旱田改水田,开垦盐碱地等,到1985年盘锦市水田总量达到100万亩。1988年4月,辽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立项。1988年8月,国家计委以农经【1988】419号批准辽宁省辽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盘锦成为全国重点农业开发区之一。1989年1月8日,辽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开始实施。
       “八五”期间,中共盘锦市委,市政府提出关于实施发展盘锦农业的“五色工程”,其中的“绿色农业”工程,即“稳定发展以水稻为重点的粮食生产”。“九五”期间提出了“五色农业产业化”工程,尤其是“十五”期间“生态立市”的战略提出后,为全市的水田开发、种植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16年全市水田面积达1613730亩。其中蟹田种水稻75.6万亩,有机水稻20万亩,水稻种植向绿色、无公害、有机、富硒、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方向全面扩展,盘锦市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市”。
      四、水稻种植的发展历程
      盘锦水稻种植是从亩产不到50公斤开始的。历经百年,现在盘锦水稻亩产平均在622公斤以上。
      1、栽培方式的发展
      盘锦水稻种植的早期,采用的是人、畜力翻地,原始漫撒种子(不分垄行,每平方米300-350株),即旱直播的方式播种,依靠天然自流水灌溉或人工提水灌溉的种植方式。亩产量仅有50-75公斤左右。1928年,营田股份有限公司使用柴油机提水后,陆续有扬水场建成,产量虽有所提高,但境内水稻生产基本处于靠天产粮的状态,生产力水平及为低下。此种植方式一直沿用至1953年。1964年,在清水和大洼两农场进行机械旱直播,试种3300亩,因杂草危害严重和成本高,而停止试验。1969年、1974年又分别在大洼、清水、唐家、新建及驻军工厂进行机械水直播19000亩试验,后因产量低而没再继续。1979年和1980年,在清水实施飞机水直播,也因产量低而未推广。期间,为了克服由于水直播方式带来的严重草荒问题,盘锦人又试验将水直播改成为育苗移栽。由人工手插作业。初期采用20×13厘米小垄密植,1958年推广93%,亩产量100-150公斤。1962年将大垄双行(40+10)×10厘米和11×3厘米的大垄单行的移插方式引入盘锦,在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实验基地试验并获得成功。1964年在地区内推广94.5%。产量比小垄密植明显提高,经多次改进后,多运用27至33×13到17厘米的标准,此方式一直延续至今。
      1987年,又发明缓苗快、分蘖多、稻茎壮、产量高的自由落体式的抛秧移载方法,并在清水、新兴、石山等地推广使用这种方法。
      2、育苗方式的发展
      盘锦水稻育苗经历多次变更和改进,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水稻优质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盘锦水稻育苗方式有史以来主要有六种方式:(1)“湿润育苗”。1957年试验,1958年大面积推广。(2)“油纸育苗”。1958年日本农业专家到盘锦教授,首先由盘锦农垦局农业试验站进行1093亩试验,1959年大面积推广。(3)“塑料薄膜保温育苗”。参照国外经验,以湿润育苗为基础,加盖塑料薄膜,提高地温。首先在大洼西安农场的洼边子村和荣兴、清水等11个场乡8.7万亩中使用该方法,1964年全面推广。(4)“隔离层育苗”。1970年新开农场曲家大队用草袋片做隔离层进行客土育苗试验,1971年大面积推广。此法不伤根系,便于运输,比湿润育苗增产46%。此后,又试验成功,用稻壳、稻格荛、稻节、炉灰渣子替代草袋片,以节省成本。(5)“旱育苗”。1975年,在盘山县甜水乡的盐碱地上,进行塑料薄膜保温旱育苗试验获得成功,1978年大面积推广。1981年以后在全地区普及。在长期的实践中,旱育苗已发展到营养土旱育苗、隔离层旱育苗、庭院旱育苗、田园旱育苗、开闭式旱育苗、高台旱育苗等多种形式。(6)“软盘旱育苗”。为了便于机械插秧和运输,1987年首先在新兴农场试验“软盘旱育苗”,获得成功,1988年开始在所有适应于机械作业的地区推广。
      上述育苗方式的改进与实施,为增温壮秧、提前育秧、保证有效生长时间、保护秧苗根系、降低成本等均起到决定性作业,并对中国北方水稻种植起到示范作用。
      如今盘锦市大力发展水稻工厂化育苗,为盘锦市机械化插秧插上腾飞的翅膀。盘锦市水稻工厂化育苗经过几年的实践应用,证明它是水稻机械化插秧快速发展的重要育苗措施,水稻工厂化育苗的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作业,为育苗科学化管理、企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为土地合理流转、实现机械化集约化种植提供了强有利的基础。同时,水稻工厂化育苗可以有效避免春季气温多变对育苗的影响,有效防治病虫害,提高秧苗质量,保证农时,快捷地向种植户提供适宜不同机械化期的合格秧苗。2012年开始,辽宁省政府及财政对水稻工厂化育苗给予了大力扶持,盘锦市作为水稻重点种植地区和水稻机械化插秧快速发展地区,辽宁省确定盘锦市为全省五个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内开展水稻工厂化育苗示范区。盘锦市各级政府及涉农部门高度重视,全市农机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粮大户计划建成38个育秧中心,新建标准育秧大棚2630余栋,水稻工厂化育苗大棚总数达4000栋;新购置催芽设备22套;新购硬盘1024.1万盘,硬盘总量达1400万盘左右。省财政补贴每栋工厂化育苗大棚补贴7500元、硬盘每盘补贴3元,催芽设备每台(套)补贴20—40万元,总补贴扶持资金约6000万元。工厂化育苗使全市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插秧机购置户,提高了为水稻种植户提供代育代插的服务能力。全市水稻工厂化育苗4000栋大棚,育苗面积300万平方米,可实现机械化插秧面积60万亩;加上常规软盘、硬盘育苗,全市2012年机械化插秧可突破100万亩。
      3、优质稻种的发展
      盘锦水稻种植品种历经百年,多次更新,在盘锦人锲而不舍的探索中,最终找到了适宜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
      据《满洲开发四十年》记载:1913年“满铁”农事实验确认,日本内地的“早生大野”和“鱼尾”适应南满地区种植,并依靠纯系分离培育出“大原”和“万年”两个品种。1929年,经熊岳试验场继续人工杂交出“京租”、“嘉笠”两个品种,盘锦开始按配额使用其中的“京租”品红。
      1935年,盘锦开始使用日本培育的“信友早生”(小白芒)品种,该品种成为本地水稻的主裁品种,占播种总面积的85%。1953年引进“陆羽132”和“农林1号”,播种面积占16.5%,因其不耐盐碱而被淘汰。
      1953年,辽西第一道田农场有计划地选留10%的水田面积做种子田,所产稻种留做自用。1955年引进“卫国”品种,播种面积占89.4%,取代了“信友早生”。
      1956年,为了贯彻国家提出的种子“自繁、自留、自用、辅之以剂”的方针,盘山县和盘锦农垦局相继成立种子管理站,对种子繁育进行管理。1958年大面积使用“农垦19”、“农垦20”、“农垦21”、“农垦糯46”,尤以“农垦21”表现突出,增产10%。1963年“农垦21”取代了“卫国”品种。
      1972年引进产量高、米质好的“京引3号”和“京引35号”,但因其不抗穗茎瘟病而被淘汰。1972年,从日本引进“丰锦”,经3年试种后在本地推广。        1976年,盘锦选派科技人员赴广西、海南对“三系”亲本种子和配制杂交稻种进行扩繁加代。1977年引进“丰优57”和“黎优57”,1978年播种面积占80%。 1980年成为主栽品种,平均亩产突破500公斤大关。
      1980年,引进日本的“秋光”。
      1984年引进浑河农场培育的“辽粳5号”,在部分场乡使用。
      1989年后,大面积使用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培育出的“辽盐2号”(曾获辽宁省政府二等奖和国家三等发明奖)、“盐丰47” “盐粳48”、“盐两优2818”、“盐粳68”。
      目前,盘锦所使用的水稻良种,主要出自于当地,结束了稻种依靠外引的历史。
      4、土壤治理与施肥的进步
      土壤返碱是盘锦土壤条件的一大特性。而盐碱度过高,会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1958年10月,盘锦农业科学研究所在盘锦成立,即后来的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该所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了盘锦盐碱地水盐运动规律、地下水临界深度和水稻耐盐极限,为盘锦优质水稻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水土改造和利用的技术支持。盘锦农民据此创造了稻草还田、翻压绿肥、压盐治碱、回归水利用等水稻绿色、环保、无公害的种植经验与技术。
      五、盘锦水稻种植发展的六个阶段
      按照盘锦水稻种植面积和亩产量的发展脉络,可以把盘锦水稻种植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
      1、民间自主开发种植阶段(1907前--1927)。这一阶段,产量低下,自给不足。1921年(民国10年)以前,盘锦境内水田多为农户自己开发,面积小,而且分散,农户对水盐运动规律几无了解,加之受生产条件和耕作技术的制约,水稻的亩产量长期在50—75公斤之间徘徊。
      1922年(民国11年)至1927年(民国16年),随着佃农的出现和公司类开发经营性组织的出现,连片水田的开发面积有所增加,水稻产量的增幅仍然很小。
      2、强势集团与民间共同开发阶段(1928-1948)。这一阶段,水田总量增加,水稻种植技术有所提高,产量略有提升。1928年(民国17年),“营田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连片大面积开发水田,并且使用先进设备,水稻的产量提升到每亩100-110公斤。
      1931年后,日本侵略者推行殖民政策,组成土地开发先遣队,从大辽河北岸起到架掌寺,约90华里地带内,对地区高程、土地资源、大辽河水量等情况作了详细勘察、测量,并拟订开发种植计划。各开拓团共种植水稻近7万亩。由于其采取掠夺性种植,水稻亩产仍在110公斤左右。
      日本投降后,1946年境内土地绝大部分被撂荒。1947年初,国民党盘山政权将大洼境内5万亩土地租给当地农民耕种,由于电源紧缺,供水不足,实收面积3万亩左右。
      3、国家统一,水稻种植面积、亩产量稳中有升阶段(1949-1953)。这一阶段,国家统一,稳固的政权,积极组织农民修复战争损毁,克服连续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困难,努力发展水稻生产。通过调整和创建新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各方面都向好的方向迅速发展。1949年1月组建盘山农场,当年种植水稻12.1万亩,亩产84.4公斤。1952年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13.14万亩,平均亩产209.8公斤,比1949年时,亩产量翻了一倍,第一次跃上200公斤台阶。
      4、国家直接投入与直接经营,水田面积倍增,亩产量波动上升阶段(1953-1966)。1953年,国营农场实行改组(变公私合营为国家经营)后,当年水田面积提高2.5%,亩产提高1.68倍,总产量提高1.74倍,根据国家《农业发展纲要》划定的产量(即200公斤为“纲要”、250公斤为“黄河”、400公斤为“长江”)当年超过了纲要标准。1956年盘山农场改为盘锦农垦局并直属于国家农垦部后,加大了资金、设备和人才的投入,下拨大型推土机(斯大林80号)和苏连增援的良种马匹等,并从各地调入、农业专家、大学毕业生、技师、技术操作工人和管理干部,水稻生产得到了大发展。水稻种植面积、总产量、亩产分别比1949年增长2.1倍、6.19倍和1.32倍。1957年虽然遭受大旱灾,海水倒灌,荣兴、大洼等农场绝产,但水稻种植面积、总产量、亩产仍比1949分别提高95.9%、1.12倍和17.3%。
      1958年到1962年(即“二五”期间),经过三年的自然灾害,生产水平虽较1949年略有提高,但比“一五”时期(1953年-1957年)水稻种植面积、总产和亩产均大幅下降。与1956年相比,水稻种植面积、总产量、亩产分别下降1.17倍、2.6倍和0.6倍,生产形势全面回落。
      1958年公社化运动中,盘锦实行场场合并,场社合并。盘锦农垦局被下放到盘山县。农垦局变公社,农场改为作业区,到1962年又划小核算单位,不久又划归营口市领导,由于隶属关系多变,长远建设受到制约。其间,每亩单产119公斤。
      1963年,辽宁省政府将盘锦农垦局的隶属关系收归省属,并派副省长张正德、农业厅副厅长史景源等兼任农垦局的领导职务,后又派马赋广任农垦局党委书记。农垦局积极引进高产水稻优良品种,组织积肥造粪、改良土壤,经过三年艰苦工作,盘锦水稻亩产量跨过“黄河”达到250公斤以上。盘锦城镇居民按国家规定的粮食供应量可以食用到3公斤大米。
      5、政策支持、技术促进高产阶段(1966-1985)。1966年到1975年,盘锦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期间,盘锦接收了大批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等城市的下乡知识青年。这些知识青年在盘锦较为偏僻的地区,设立“青年点”,垦荒种稻。水田面积增加,水稻亩产达到370公斤。
      1983年开始,盘锦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水稻产量大幅增涨。1985年盘锦水稻种植总面积达100.50万亩,亩产497-586公斤,总产量496922吨。
      6、政策稳定,技术先进,全优高效阶段(1986-2007)。1986年以后,盘锦水稻生产又上新台阶。大洼县用4年时间,通过开荒、机械推土、人工起高垫洼、扩边展沿、消除田间各种障碍物等一系列工程,建成田到边、地成方的标准稻田,达到了境内基本无荒地。盘山县5万亩未垦荒地中,除开成2万亩苇田外,其余3万亩陆续得到垦殖。1988年开始,盘锦连续开展“大禹杯竞赛”活动,积极推进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配套工程建设。辽河三角洲开始全面大规模开发,大幅度增加了水稻耕地面积。成熟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并且得到普及。水稻优质品种不断推出,辽粳、288、294,尤其是盘锦自主培育的优质品种辽盐2号、盐丰47、盐丰49等,得到稻农的广泛认可,优良品种种植范围不断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理念深入人心,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产品产量不断增加。2006年,盘锦水田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7.56万亩,每亩单产622公斤,总产量近百万吨(979978吨)。
      盘锦的水稻及农业科技的发展,收到全国人大代表,国家领导人及一些国际友人的高度称赞,称“盘锦种稻水平是世界之首”。
      六、百折不屈、开天辟地的盘锦农民
      盘锦出土的石斧、细石器、彩陶片等文物,可以表明早在5000年前,盘锦境内就有先祖在此生产、生活。历经沧桑巨变,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盘山建厅时,农业人口13万,耕地1.4万公顷(21万亩)。”境内多数土地仍为自然状态,当其所含盐碱上升到地表时,壮如积雪,白茫茫一片。虽然,盘锦地域自汉朝即设有官田,移民垦殖,但作为旱作物,不耐盐碱,产量底下,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盘锦最早的志书——《盘山厅乡土志》始有水稻出产的记载。正是此后的百年间,盘锦农民历尽艰辛,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地探索与追求,终成就高产优质水稻,年产7亿公斤优质大米奉献于人类。
      一百年间,盘锦农民从一锹锹翻地,一提斗一提斗提水开始种水稻,经过一年年观察,一岁岁试验,对盘锦的地质条件,水盐运动规律有了不断深入的科学认识和实践把握。从选择适宜的低洼地种植水稻,稻连片提水灌溉种植水稻,再到翻地、泡地、洗碱水稻种植流程的推广;从旱直播,到水直播,到育苗移裁,再到育苗自由落体式抛栽培方式的改变;从湿润育苗,到优质育苗,塑料薄膜保温育苗,再到隔离层育苗、旱育苗、软盘旱育苗等不断增加科技含量,符合优质高产要求的育苗方式的演进,盘锦农民成功地适应了当地水盐运动规律,形成了“以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为主要内容的两高一优栽培新体系。并成功地将这一整套科学先进的优质高产水稻种植技术普及到了盘锦农民的每家每户。
      百多年来,盘锦农民在水田开发的同时,为改良土壤,付出了几代人的艰辛努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盘锦农民高度重视改良耕地品质,坚持种地养地,施用农家肥,增加土地肥力。自1954年开始,盘锦全境每年开展群众性大规模的根肥活动。采用堆积压绿肥、挖烫泥、稻草还田、高茬收割等多种措施不断改良水田土壤条件。正是这些行之有效的生态改良土壤的长期使用,才有了今天盛产优质盘锦大米的土壤品质。盘锦农民在土壤改良中种稻,在种稻中改良土壤,终于驯服了盐碱滩。
盘锦地区自1922年开始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到2006年,“全市有水田灌溉面积近160万亩,拥有拦河闸2座,平原水库7座,总蓄水能力1.9亿立方米,排灌站216座,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排灌流量1600立方米/秒,支以上排灌渠道3703条,各类配套建筑9.3万座,形成了遇旱能蓄能调、遇涝能治能排、配套齐全、排灌成网的水利工程运行体系,为盘锦优质水稻生产,提供了保障。
      百年间,盘锦农民对优质高产水到品种的探索,更是倾注了无数的心血,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不懈追求。盘锦自1913年到2006年试验的品种几十个,成功地选育了适合盘锦地质条件、水盐运动规律气候和条件气候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近30年水稻品种至少更新过10代。”(《试谈盘锦的稻作文化》沈家驹)水稻在盘锦的盐碱地上历经百年,扎根是属不易,其优质品质的炼成,饱含了几代人的心血。实可说:盘锦“百年育一稻”。
      如今,盘锦境内哪里的稻米更好吃,什么品种的稻米更好吃,什么时候的稻米更好吃,用怎样的方法做出的大米饭更好吃,怎样保证盘锦大米常年好吃,盘锦农民的心中是一清二楚。盘锦农民对水稻生产、稻米加工、科学食用等诸多方面都已经驾轻就熟,挥洒自如。实可说:盘锦百年探索,水稻种植终成一“道”(科学思想、技术体系、设施系统)。盘锦农民正是寻此道路,依此道形,为人类提供了7亿公斤优质大米。
      百多年来,盘锦农民始终秉持自然生态的理念,与这片养生的土地和睦相处,共生共存。所以有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盘锦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了稻田养殖,稻田养蟹,再到蟹田种植的循环生态生产模式的产生。随着盘锦农民生态认识的不断提高,生态生产技术的不断升级,盘锦农民正走在从绿色由有机的闪耀者人性光辉的生产、生活的发展道路上。
      盘锦百年探索与追求,终成一道(稻),成就了一方优质高产稻米,也成就了不屈不挠,积极进取,包容豪爽,志在高远的盘锦农民。